在生产指挥中心大家庭中,有默默奉献的岗位能手,敢于创新的技术人才,兢兢业业的车间工人,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主人翁意识,用行为表率发扬了什么是“钉钉子”精神,像马春雷和王永宁,就是他们中的代表。
兢兢业业三十载 不计得失为大局
从1991年7月参加工作到现在的30个年头里,生产指挥中心物流管理室主任马春雷在同事们眼中,是个既对父母孝顺又对工作高度负责的好伙伴好同事。
今年6月份,公司派马春雷前往海南三亚疗养,他第一时间向领导汇报要放弃疗养机会,说是自己的父亲患有老年痴呆,晚上离不开人,为了减轻母亲的劳累,需要他照顾。而在之后的一个星期,马春雷却人在格尔木,与青藏铁路公司协调铁路运输运量欠量及发运事宜。外出疗养,马春雷以照顾家人为由推辞了,可是面对工作需要,他却毅然决然接受了组织安排,通过6天的努力圆满完成了协议运量,挽回了公司运量差价损失540万元。
长期以来,马春雷深刻认识到,只有树立“工作学习化和学习工作化”的思想理念,练就过硬的本领,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为公司带来高效率、高质量的物流工作。为此,他通过不断学习、现场调研,结合市场形势,在推进直装率方面,完善大后部管理体系,将外发工作重心前移,以效率、效益为核心,降低了倒运成本,解决了物流倒运、装、卸能力不足的瓶颈问题;在管控延时费方面,通过在途信息跟踪发布、精细化管理、降低台班费用单价及减车数,实现货车装、卸、编、排的运行,降低延时费用;在降本增效方面,与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等部门签订《铁路货运一口价》协议,为公司降低铁路运费成本1180.26万元。通过自备车精细化管理工作方案,实现各车间自备车专车专用,提高了铁路线路及循环使用效率,优化行车组织模式,降低了运行成本。
然而,和大多数一心扑在工作上的男人一样,马春雷对家庭的照顾随着工作责任的增加而越来越少。妻子生病,马春雷因忙于公司物流运行体系工作,没有照顾上妻子一天。儿子上学,马春雷没有辅导过儿子一次。说起这个不称职的丈夫、不称职的父亲,马春雷的妻子和儿子在理解中流露出的是深深的无奈。
不辞辛劳保生产 一丝不苟显担当
生产指挥中心主任助理王永宁,1988年参加工作至今,始终如一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他说:“领导也好,普通职工也罢,最重要的是对得起这个企业,对得起这份工作。”
今年年初,王永宁承担了一项困难重重、压力巨大的任务。面对全年生产目标,他需要策划五大炉的系统检修,并且需要完成史无前例的两台电炉同时更换炉壳。从炼轧、炼钢错峰检修,到2#高炉打主沟、能源系统隐患排查,3个月的时间,王永宁不知道加了多少班,打了多少通电话,协调解决了多少问题,他只知道在全体干部职工的辛勤付出下,实现了全公司生产大体系运行的无缝衔接,为全年高位生产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工作33年,王永宁以自己实干的品格赢得了领导的认可和职工们的尊重。在生产指挥中心职工们的记忆里,每到检修的时候王永宁都是几天几夜不回家,一个人趴在电脑前层层梳理,严格把关,从策划大范围检修工作,到制定检修平衡方案,再到检修预案的启动,制定出最佳的检修方案。在执行的过程中他总是活跃在公司各单位的一线生产车间进行检修过程管控、细节跟踪,避免出现重大工作失误,确保检修工作全程可控。在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不管是白天还是凌晨,他都是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组织相关单位处置隐患,减少停机时间,将损失控制到最低,快速恢复生产。经过多年的实践,王永宁以提高突发事故处置能力为重点,组织完善应急预案,确保了公司煤气管网系统安全运行;制定推行各生产单位查隐患、报隐患工作机制,保证了能源大体系的稳定运行;调整混合煤气介质配比工艺,高效利用焦炉煤气,精准平衡天然气用量,实现了天然气吨钢消耗逐年递减。
很多时候,领导和同事们心疼他,让王永宁赶紧回家休息时,他总是以拒绝的口吻说:“我不在现场不放心,回家了也呆不踏实,能亲手掌握现场检修情况和第一手检修数据,保证生产稳定运行,比什么都重要。”普通的话语,却彰显了王永宁视企为家的高尚情怀。
“有担当、敢作为”,是公司深化改革以来对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而他们不计个人得失,用实际行动履行本职工作,从日常工作中的点滴做起、在大事难事上担当,完美诠释了什么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关键少数”。